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[转贴]“洗面帝”被嘲讽,谁当反思?

  • sfyzj5169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600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0/10/28 16:58:56
  • 来自:中国 山东 聊城 东昌府区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高唐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“洗面帝”被嘲讽,谁当反思? 
2010年10月28日 10:38:58  来源: 半月谈网 【字号 留言打印关闭 



今年8月,有四家企业向河南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。在郑州一家酒店举行的捐助仪式上,河南省文联副主席、剧协主席李树建对省委书记说:书记到之后,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,“我们每天激动万分,以泪洗面”。书记答道:“可不能这么说,每天以泪洗面怎么行?”
李树建的话被网友翻出并四处转发,有网友讥讽其为“洗面帝”。 还有一些网友发出疑问,“洗面帝”就真的值得那么鄙夷,值得那么大惊小怪么?作为领导干部,又该怎样面对“李洗面”们?

李树建(资料图)

河南“洗面帝”阿谀成分居多
河南出了个“洗面帝”。在一个4家企业向河南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的仪式上,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、省文联副主席、剧协主席、一级演员李树建对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:“卢书记到河南之后,我们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。我们每天激动万分,以泪洗面。”一代“洗面帝”就此诞生。
网友从来都很慷慨,类似事情的主角,前不久还是称“哥”,什么犀利哥、咆哮哥,各种各样,海了去了,哥,简直成了一个词根;现在则干脆让人家“登基”,那边话音刚落,这边一套衮冕就掷过去了。或者,“哥”与“帝”从来就没有本质分野,只是网友借以嬉笑怒骂的一种方式。而我们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那是顺嘴一说,他们在表达对社会现象的“另类”看法,同样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民意。
按照术语,眼泪是人在伤心难过或者过于激动高兴时从眼睛里流出的液体。朱熹去世后,陆游写了篇祭文:“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,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,路修齿髦,神往形留,公没不亡,尚其来飨。”通篇虽只区区35个字,却凝聚了对亡友的无限真挚之情、无比痛惜之意。这种泪属于伤心难过而流出的一类。南非足球世界杯期间,朝鲜前锋郑大世在听国歌响起时的泪流满面,令这个在此前还默默无闻的球员一夜爆红。这种泪属于激动高兴而流出的一类,李树建的“以泪洗面”庶几近之吧。
不过,“以泪洗面”用在形容激动高兴上面,感觉非常别扭。这好像不是表示高兴的词汇,更像是日子不大好过的用语,比如稗官野史中那些受气的小媳妇儿,往往才以泪洗面;激动高兴的时候,该是“热泪盈眶”或者像郑大世那样“泪流满面”。可惜,查了几本辞书,都没有收进“以泪洗面”的词条,不得其详。这也从侧面印证了《辞海》等的修订没有止境。但倘若我的感觉可以坐实,则李主席或李团长这里,就重蹈了人家把“瓜田李下”阐释为亲密无间的覆辙,等于把褒义的“额手称庆”表达成了贬义的“弹冠相庆”。地方剧种的日子不大好过,跟这个嘴上讲“文化”实则功利极强的时代相辅相成,所以,李团长他们曾经“以泪洗面”是可能的。
前两天有则新闻,似可与“以泪洗面”挂钩,10月21日,也是在郑州,因为河南省第十三个环卫工人节,二七区的60多名环卫工冷风中站3小时苦等领导前来慰问。报道说,“由于天冷风大,他们时不时搓手跺脚,还有人不时抹着流出来的鼻涕”,在北方生活过的人都知道,这种情况眼泪也会伴着寒风同行。但这个慰问仍然以皆大欢喜告终,虽然有记者计算出领导从来到走只有1分32秒,但因为发放了早就堆在他们脚下的棉衣等物品,还是令环卫工们笑容满面。有人问站在前排的王女士感觉如何,她憨厚地笑笑说:“暖!”瞧,同样是激动高兴,这一个字显然比那四个字要朴实得多、真实得多,而那四个字则阿谀成分居多。
实际上,李树建的“以泪洗面”当时就没有收到起码的效果。卢展工书记说:“可不能这么说,每天以泪洗面怎么行?”在挑剔得很的网友的犀利目光下,什么样的官看起来都不大好当了,沿用惯有的思维模式说话或行事,很可能成为一只被解剖的麻雀。(南方日报)
宽容“洗面帝”吧
今年8月,有四家企业向河南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。在郑州一家酒店举行的捐助仪式上,河南省文联副主席、剧协主席李树建对省委书记说:书记到之后,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,“我们每天激动万分,以泪洗面”。书记答道:“可不能这么说,每天以泪洗面怎么行?”
这是河南《大河报》8月30日刊发的一则报道中的描述。近日,李树建说的那些话被网民搜出并四处转发,有网民讥讽其为“洗面帝”。
虽然李树建对省委书记的恭维确有拍马屁之嫌,但我们不得不追问当下戏曲界、文化界的现实处境。全国各地一些以传统剧种为名号的剧团,票房低、经费紧张、编剧凤毛麟角、演职人员青黄不接,并时时委身歌舞班子四下走穴的情况,比比皆是。企业家在省委书记的倡导下,踊跃向剧团捐款,能够让剧团起死回生,文联领导们脸上有光了,感激书记之情、之意表现比较剧烈,是显而易见的,我们必须抱以宽容和理解。
戏剧同国内文学创作一样,也日益呈现令人惋惜的小众化倾向。能够有人在这块阵地上坚守,已经很难能可贵了,所以,“洗面帝”来了,我想我们不该嘲讽。这是我们最起码的人道和良心。
经济社会的突飞猛进,竟给自然环境、资源、能源、文化、道德、精神等等方面带来巨大损失,这不得不说是一大败笔。我们付出的代价似乎也太昂贵了。一些有才华、有爱好的人,被现有的体制和环境强力排斥在外,即便不在公共场合,他们在私下里,在属于小众的圈子里,也会以泪洗面。
早年,笔者曾参加过一个文化论坛,演讲者是一位文化局的局长。他痛陈商业化的流弊:人们宁可花十几块钱买只猪蹄,也不舍得花几毛钱买份报纸,或三两块钱买本杂志。文化及文化人被边缘化,恩格尔系数只会飙升,人们的幸福指数实际是在下降。
文化的尴尬,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。所以,“羊羔体”走了,“洗面帝”来了,就真的值得那么鄙夷,值得那么大惊小怪么?( 贾志勇)
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